西鼎报告 | 2025卖什么:解码药品零售新增长密码

发表时间:2025-03-20 14:51

在线上渠道持续挤压、消费需求分层升级、政策与市场变量交织的背景下,2025年药品零售行业的变革已悄然加速!


3月15日,在2025西鼎会上,中康科技零售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报告——《2025卖什么:增量健康商品图谱》,该报告如同一张精准的航海图,为药品零售行业下一步健康商品增量布局拨开迷雾。不仅揭示了六大高潜健康品类的爆发潜力,更提出从“货架销售”向“健康生态”转型的战略路径,为药品零售企业指明了一条穿越周期、重构竞争力的突围之路。

图片

01
行业变局:从渠道分化到需求跃迁


2024年的药品零售市场,是一场冰与火的较量。实体药店在O2O渠道21.8%的高增长支撑下,勉强维持0.3%的微弱增幅,而电商渠道则以4.6%的增速持续领跑,线上化渗透率攀升至12.9%。数据背后,是消费者对“即时满足”与“隐私保护”的双重追求——感冒清热类药品因O2O即时配送需求激增,ED类药物则借线上渠道打破消费羞耻感,成为隐秘赛道的黑马。


与此同时,品类分化加剧的信号愈发清晰。肿瘤治疗药物以24.5%的增速登顶零售药店第一大品类,不止是2024年,在过去5年里,肿瘤免疫类增长都极其快速,奥希替尼、司库奇尤单抗等创新药通过DTP药房快速放量;皮肤用药在“长新冠”引发的健康焦虑中逆势增长11.8%,莫米松乳膏、复方酮康唑等细分产品成为家庭药箱新刚需。   


然而,另一面的现实同样残酷:集采政策挤压下,高血压用药实体渠道销售下滑,非药类目同比萎缩12.4%,传统药店若继续依赖“治已病”单品,恐难抵挡市场寒流。


更值得警惕的是客单价与订单数的“剪刀差”困境——尽管客单价年复合增长2%,但店均订单数以4%的速度持续下滑。中康科技零售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总经理王强认为,这折射出药店的深层危机:消费者并非不再需要健康服务,而是对“货架陈列+简单问询”的陈旧模式失去耐心。当Z世代带着智能手环的数据走进药店,银发族握着体检报告寻求解决方案,行业亟需一场从“交易场”到“服务场”的认知革命。

图片


02
六大增量赛道:重构健康消费的价值链


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,报告锚定的六大高潜品类,恰恰是破解增长困局的密钥。


创新药的“长尾革命”正在改写零售逻辑。2024年,中国创新药市场占比仅15%,与美日德等国差距显著,但这反而意味着巨大的结构性机会。DTP药房15.8%的增速印证了这一趋势——肿瘤患者出院后的用药管理、副作用监测、营养支持等需求,催生出一个千亿级的服务市场。药店若能整合专业药师、数据追踪与保险支付资源,便可从“药品搬运工”升级为“全病程管家”,抢占创新药院外市场的黄金窗口期。   


图片


银发经济的“尊严消费”打开新想象。当中老年消费规模突破14万亿元(2023年),他们的需求早已超越“治病”范畴。王强表示,从业者关注银发健康,绝不能只想着慢病用药。慢病的预防、调养、营养、运动等,以及适老化产品、身心健康、居家照护,甚至尊严需求等,都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。一款入耳式助听器,因消除“残疾”“老年助听”等标签,转而用“让声音更美妙”的销售策略,让其销量激增,药店深挖银发经济找增量的关键在于能否用“尊重需求”替代“年龄歧视”,重新定义银发经济的内涵。


骨健康市场的专业化突围,则是药店转型的极佳试验田。面对5000亿元规模的碎片化市场,王强认为,这不一定是坏事,反之相关商品丰富多元,更有利于连锁构建商品矩阵,以多种多样的商品组合,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。“骨健康是当下最适合药店深入探索的病种管理之一。其原因在于,该病种发病人群广、病程持久、专业信任易建立、中医药认可度高、商品丰富多元,这些特点正是当下药店突破“提升服务与实现盈利不可兼得”困境的核心要点。”报告提出的“疾病整体管理”模式,要求药店以骨质疏松、关节炎等病种为核心,整合理疗设备、康复训练指导、营养补充方案,这种“治标+治本”的服务组合,亦是行业破解增长困局的重要路径。   


在抗衰老赛道,一场“年龄革命”已然爆发。26-35岁人群以53.2%的占比成为抗衰消费主力,口服胶原蛋白、基因检测试剂盒、光电美容仪等品类,模糊了药店与健康美容的边界。


图片


而中医药的崛起,让中式养生生活化有了大能量,得益于“治未病”理念与现代消费的碰撞——复方阿胶浆、气血康口服液等产品,凭借“药食同源”的认知红利和国潮包装设计,在年轻群体中实现双位数增长,证明传统文化IP与科学实证的结合,足以激活沉睡品类。


至于悦己经济,其本质是健康消费的“情感溢价”。当宠物保健品增速超过人用维生素,当助眠软糖与芳香精油成为药店新宠,行业需要意识到: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商品,更是一种生活方式。谁能将健康与“幸福感”“陪伴感”绑定,谁就能在情绪价值驱动的市场中占据先机。


03
战略升维:从货架到生态的终极一跃


增量品类的爆发,终究需要商业模式的适配。报告尖锐指出:传统药店若仅将新品类视为“货架扩充”,必将重蹈同质化覆辙。真正的破局之道,在于以客户为中心重构“人货场”,完成三大战略跃迁,不断“打开认知边界”、“拓宽能力边界”。


首先,服务专业化是生死线。当肿瘤患者需要用药依从性管理,当慢性病患者渴望个性化营养方案,药店必须摆脱“销售员”角色,转向“健康顾问”定位。这意味着投资专业人才(如临床药师、营养师)、搭建健康数据库,甚至与医院、检验机构打通数据闭环。某药店推出“化疗疼痛管理包”,复购率提升65%,证明专业化服务可直接转化为商业价值。


其次,全渠道融合需打破物理边界。线下门店的价值不再是坪效最大化,而是成为体验中心——设置骨密度检测区、皮肤健康评估站,甚至开辟中医药文化体验区,让消费者为“服务停留”而非“货架浏览”。线上渠道则需超越“卖药”逻辑,通过小程序提供用药提醒、健康课程订阅等衍生服务,将一次性交易转化为长期关系。O2O的终极目标不是配送效率,而是构建“15分钟健康生活圈”,让药店成为家庭健康的实时响应节点。


最后,供应链的柔性进化决定胜负。面对流行病波动与消费趋势的多变,药店需建立“动态选品机制”。例如,利用中康CMH数据平台实时监测呼吸道疾病用药需求,在流感季前预判阿奇霉素、玛巴洛沙韦的备货量;与药企联合开发定制化健康套餐(如“三高管理盒子”),通过独家品类构建护城河。此外,跨界合作的空间正在打开——与科技公司联名智能健康设备、与保险公司共推“健康服务+金融”产品,这些创新将重新定义药店的供应链价值。   


04
结语:在重构与融合中迎接健康消费新纪元


2025卖什么?中康科技这份报告,与其说是预测未来,不如说是对行业的一次唤醒:当健康消费从“治病求生”转向“品质生活”,当零售渠道从“流量争夺”升级为“价值共创”,药品零售业的真正战场,早已超越货架与价格,深入到服务深度、生态广度与响应速度的维度。


据了解,中康科技是一家以“智慧健康产业,智慧健康生活”为使命,致力于成为生命科学领域全球领先的数字科技公司。此次发布的《2025增量健康商品图谱》,正是中康科技“数据+技术+产业”三角能力的集中体现。通过解析海量市场数据、预判消费趋势、锚定高潜品类,其不仅为药品零售企业提供了战略导航,更以“健康管理智能体”“医疗智能体”等创新工具,推动行业从单一交易向生态服务跃迁。这种以数据驱动决策、以技术赋能场景、以生态连接价值的模式,恰是未来十年健康产业效率革命的核心引擎。

 

2025年,不会属于那些固守“药品搬运”逻辑的玩家,而将青睐于敢于重塑价值链的革新者。无论是用DTP药房承接创新药红利,还是以骨健康管理重构用户生命周期价值,抑或用悦己经济打开年轻市场,核心都在于一个认知——药店不再只是卖药的地方,而是健康生活的解决方案引擎。在这场变革中,唯有用专业立身、以生态致远的企业,方能执掌下一个十年的增长权杖。  

阅读 579


首页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往届西鼎会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新闻资讯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合作联系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关注公众号
联系邮箱:xxx@.co.m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QQ:258506508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联系地址:XXX省XXX市XXX路XXX号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联系电话:020-000000    000-000000